网站首页 注册会员 登陆论坛 搜索帖子 最新帖子 最热帖子 风数文化 真亮心情 陆新瑾诗歌
 
论坛首页多彩上海滩 → 当前帖子
 
题目:坐在“老码头”的一隅 (诗意老码头活动随感) 回复: 5 浏览: 3271
^_^!
表情: 作者:qxm 时间 2014-9-28 23:49:51 序号:6897
 
  【坐在“老码头”的一隅】

裘新民/文

坐在老码头的一隅喝茶,似乎有点闲适。这个下午,阳光被云层遮蔽了,空气在身边若有若无地漂浮着,一旁的水池中井然有序的水管喷着泛白的水柱,这样的环境容易让人产生错觉,不知身在何处。这一种近乎虚构的视觉画面,诱导人们腾出身来,忘我地浸淫其中,消磨掉一些什么——四下里,人们走路说话都显得那么温文尔雅。

有多少诗人把流逝的岁月镀上金,
有些曾经是我快乐的幻想的食粮,
他们诗中的美,
平凡朴素或崇高豪壮。

这是济慈的诗句。但这一切只是风花雪月。这个叫老码头地方,封闭而又恬静,仿佛喧嚣都市里的一块净土,屏蔽着整个城市的生活,人们在此或为寻找或为逃避,而他们大多数的真实状态并非如此。所谓魔都,总有其颇具魔力之缘由。老码头所能给予的,只能是生命中的短暂寄托与慰藉,然而人们并不因为这样的氛围而获得真正的安宁。这个城市的本质不属于安宁——唯有躁动的心才属于这个城市,才会有蠢蠢欲动地幻想着去攫取什么轰动什么改变什么,它不可能安于近乎悄无声息的所谓的安宁。

大多数人来这里,可能只是为寻思获得片刻的宁静或展现这样的宁静,如同一只在水里时间长了的鸭子,爬上岸梳一梳羽毛,仰或,唱一曲《驿动的心》——

“经过的事已随风而去,
驿动的心已渐渐平息。”

就如新天地、泰康路这类“飞地”一样,人们或需要一个领地,去化解心灵中的虚无,以这样的方式去证明存在的理由。而且这老码头,那些经过资本洗礼后修旧如旧的建筑,既给人一种身临时尚之地的感觉,又能勾引出一番怀旧的情调,小资味十足。不少坐在其间的人,总会下意识地为此虚构一个世界,并在其中充任一份子。这一刻,资本出神入化的功用,又一次尽显无余。

忽然想起,老码头这一带,过去是真正的货物码头,是一个无产阶级气息弥漫的地方。随着城市功能的改变,如今产业工人已经很少在都市中心现身——忽然,又想起一位已经远去的诗人,在城市转型时期,他写过许多以下岗者为题材的诗,他还是某个企业的老总,工作的地方离老码头不远。
时代的变化太快了,当你还来不及对昨天作别,一个崭新的世界已经倏然展现在眼前,前程似锦,金光闪闪。面对老码头,唯有感叹造化的功绩,让人们满怀憧憬,有了幻想。而我已经老了——

秋天就这样泪水挂腮地倾诉
像鸣声飞荡的鹅
——布罗斯基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诗意老码头:

裘新民/摄

表情: 作者:joycat 时间 2014-9-29 0:08:18 序号:6899
^_^!
回复内容:
 

2014.9.21 诗人裘新民 老码头留影


老码头!诗意的老码头!更多内容请访问下面链接:

http://www.shshsh.net/b_kantie.asp?tiezi=6876

表情: 作者:湖岸 时间 2015-5-16 21:38:19 序号:7275
^_^!
回复内容:
  有一篇文章讲未完成的事。卡缪的小说《第一人》没有完成,以残缺不全的面貌流传下来。卡缪曾说,“使一件作品不能完成的,就是作品本身。”马勒在创作第十号交响曲时撒手人寰,在这部交响曲总谱的原稿上,马勒写着“阿玛,亲爱的阿玛,只有你能够理解…….。克林姆特的画《新娘》也是未竟之作,后来挂在奥地利国家画廊。马勒的遗孀阿玛说,我了解他(克),并从未停歇地爱着他——虽然是以一种非常囿限的方式。
表情: 作者:湖岸 时间 2015-5-16 21:39:03 序号:7276
^_^!
回复内容:
  有一篇文章说到布坎南:据说,布坎南年轻的时候在系主任办公室看见这样一张字条,上面大致写着,学习经济学不能保证你不站在领取救济金的队伍里,但它至少能够让你知道你为什么站在这个队伍里。 布坎南写道:“方法论不能解决任何问题,但至少让你知道这是什么样的问题。”与罗尔斯追求“正义”实质内容的理想主义情调相比,布坎南提出的“一致同意”原则下的“正义”观念,带有他一向极力否认的功效主义色彩。
表情: 作者:湖岸 时间 2015-5-16 21:39:45 序号:7277
^_^!
回复内容:
  《解放日报》上有对话许纪霖的文章,叫《走向富强,走向文明》。其中一些观点,以前我也有所思索,但没有像文章中那么完整连贯,更不是那样截然肯定。不过我们应该弄清楚,什么是文明,什么是人类所需要的,什么是全世界和平共处的条件。过去说精神跛足、泥足巨人,都是有所指的。财富给予这个世界的,当是人们对文明的渴望和追求,而不是贪婪无度,毫无敬畏之心,然而它已经破坏了人的心灵,成了时代的伤痕。
表情: 作者:湖岸 时间 2015-5-16 21:40:30 序号:7278
^_^!
回复内容:
  上海的晚报上,司徒伟智写了篇《文化人也爱“踩高跷”》的文章,很有点意思。文中有几个例子,如“把名噪全球的武侠小说家金庸请到景区,并让金大侠留下了‘天目含清泪,清泪石上流’的旷世名言。”“贾平凹的艺术成就与苏东坡不相上下。”也不怕把人家的大牙笑掉。文章最后说,李安是深刻的:中国京剧武行最大的动作是翻跟头,但关公不能翻跟头。你看关公的像没有瞪着眼睛拿刀乱砍的,他一定是在读《春秋》(引许纪霖语)
 
表情
插入
上传
内容
  请注意:本论坛设置游客不能发帖子。回复帖子